显得有些默默无闻,甚至连冗长的名字都阻碍了人们对它的了解。事实上,位于多瑙河畔的布拉迪斯拉发距离维也纳仅60公里,与她艳光四射的姐姐相比,这座城市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虽然同样出身高贵、内涵深邃,却更习惯低调地固守自己的美好,等待有心人的挖掘……
斯洛伐克曾是不折不扣的千堡之国,但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数沦为废墟,如今在布拉迪斯拉发地区留下的数个城堡,是斯洛伐克人民的骄傲。布拉迪斯拉发城堡Bratislava Castle是整座城市的中心——这一点都不难看出,因为每一个到达此地的人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这座矗立在高山上的四方城堡最早曾是古罗马的城墙,在13世纪时又作为防御的卫城。后期由于匈牙利被土耳其人占领,而成为哈布斯堡王室在此地的避居地。随着不停的扩建与修缮,最终成了今天的模样。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是斯洛伐克这个年轻共和国的标志之一,被刻印在斯洛伐克所产的10分、20分和50分的欧元硬币上。如今的布拉迪斯拉发城堡成为城市的主要景点和登高处。城堡内设有历史博物馆、音乐博物馆,供游人参观。而最值得推荐的,是由于城堡所在的地势较高,游客可以在建筑主体外围的丘陵上俯瞰多瑙河,以及整座城市。
对斯洛伐克民族而言,另一个重要的城堡是杰温城堡Devin Castle,它是目前唯一可追溯到大摩拉维亚时代的城堡,而这正是斯洛伐克人民心中的辉煌时代。城堡由内外两个区域,里面又分上下城堡,结构十分复杂。上城堡经过长期修复,终于重新开放。城堡处于两河交汇之处,河对面就是奥地利的领土,曾经也是铁幕另一侧的不同世界。从城堡上看可以清晰地看到,多瑙河与摩拉瓦河两条颜色不一的河流在杰温城堡前汇在一起。
夏天,杰温城堡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当地有一个组织叫“杰温之门”,由一些历史学家组成。这些学者不满足于著书立作,找了一群同伴,打扮成罗马人、哥特人、蒙古人等,在杰温城堡演木偶戏,或进行古装表演,为孩子们介绍历史。虽然杰温城堡现在仅是一片废墟,但不得不承认,面朝奔腾大江、背对连绵青山的古堡,自有一种不羁和残破的美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布拉迪斯拉发的老城区不大,建筑也简洁低调,然而倘若在城里稍微多转一会儿,这些以古典主义风格建造、缀以巴洛克风格装饰的房子所规划成的街道,就会令人心生欢喜。而看起来简简单单、不事修饰的小广场,却也往往别有一种质朴可爱的情趣。当然,老城区中也有一些值得参观的历史建筑,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圣马丁主教座堂Church of St Martin是布拉迪斯拉发的一座主教座堂,坐落在老城西部边缘,是布拉迪斯拉发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特别以曾经担任匈牙利王国的加冕教堂而著称,著名的玛利亚·特瑞沙女王便是在此加冕。这位出生于18世纪的女王,凭借尊贵的血统得到了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顶王冠,并使她的丈夫和儿子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现并焕发了活力,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成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
每年6月在圣马丁教堂举办的加冕典礼是最热闹的活动之一——布拉迪斯拉发人善于从历史和传统中发现潜力,透过举办庆典来突出城市的文化感。这个活动的历史背景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匈牙利王国首都布达城堡,贵族们逃到布拉迪斯拉发,以布拉迪斯拉发为都,并选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大公为匈牙利国王。此后,历代国王、王后都要来布拉迪斯拉发加冕,直到首都迁回布达佩斯。
古市政厅位于布拉迪斯拉发老城中央的广场东侧,修建于1421年,里面有一个城市博物馆。在市政厅前,坐落着建于1527的罗兰喷泉,这是布拉迪斯拉发最有名的喷泉,也是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喷泉由雕刻大师A. Lutringer设计,形象为一个披重甲突破的骑士。这个喷泉已经历经多次重修,但无论何时都是市中心最受欢迎的聚会点之一。旁边新古典主义的大主教宫也值得一看。
米歇尔门St Michaels Gate是布拉迪斯拉发古城墙里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中世纪的城门,原是一座哥特式建筑,16世纪时被改造现在的文艺复兴样式,城门之上是高51米绿色尖顶的钟塔,塔顶是天使圣米歇尔的雕像。迈克尔塔街是通往米歇尔门的必经之地,街道两边的建筑呈马卡龙色系,这些建筑里多是各具特色的小店和餐厅,夏季的时候还有街头乐队的表演,可以坐在户外露台一边享受当地美食,一边感受布拉迪斯拉发的文化。
当然,还有不能错过的蓝色教堂——圣伊丽莎白教堂Church of St. Elisabeth,这座建于1907年的天主教堂,是为了纪念13世纪时匈牙利王国的公主伊丽莎白而建的。它的设计师Edmund Lechner大胆创新的想法让这座教堂成为了匈牙利天主教堂中新艺术的代表,因外观和内饰大量运用蓝色,又被人亲切地称为蓝色教堂。教堂非常的“小清新”,天蓝色的建筑本体,加上花边的内饰,就连教堂内的椅子也是蓝色的,充满了梦幻色彩。
布拉迪斯拉发的旧城区洋溢着轻松自由的氛围,街道都以石板小巷弄为主,琳琅满目的餐厅及人潮烘托出热闹的景象。街头几座不同寻常的雕塑,显示了这座城市居民独特的幽默感。“守望者”雕塑是布拉迪斯拉发上镜次数最多的角色,隐藏在Panská和Rybarska这两条路的交界处,他正在透过一个窥视孔向外张望,令人忍俊不禁;名为“狗仔”的雕塑是一个男人正躲在街角,紧张地用镜头盯着远方;在法国大使馆前,“拿破仑士兵”正趴在一个椅子上,出神地注视着前方……
这座紧紧挨着“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城市,虽然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在艺术名声上都还和维也纳有一些差距,所以被有人戏称为“音乐之村”,但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都在彰显这个城市对音乐的追求。斯洛伐克国家剧院修建于1886年,是布拉迪斯拉发的主要剧场,经常上演戏剧和歌剧,新文艺复兴式的两层建筑非常优雅,建筑背后还有许多著名作曲家和雕塑家的半身雕塑。剧院内部装饰富丽堂皇,视听效果极佳。
入夏,音乐的律动再次激活这个城市。音乐家们重返老城的街巷之中,在某一个角落为来往行人演奏。自由是艺术的灵魂,在人来人往的街上,艺术家与听众都享受着各自的自由。位于多瑙河南岸的Janko Kral公园是中欧最古老的公园之一,这里有着大片的草坪,在夏天的周六傍晚,音乐家带着乐器来到公园为人们演奏,行走在公园中,不同的音乐与掌声此起彼伏。
在公共场所举办露天音乐活动并不罕见,但布拉迪斯拉发还把音乐表演带入到电车之中。城市保留了最早的一种老电车,夏天的周六晚,车厢内会播放音乐,有时也会有乐手在那里表演。这条线并不在布拉迪斯拉发公交系统之中,是一条专列,这种电车会从老民族剧院前出发,经过老桥抵达南城后,列车员会请乘客先暂时下车,然后用最原始的人工方式使电车掉头,继续行驶。
当你被布拉迪斯拉发的古典内涵所打动,相信你一定会深深爱上这个不一般的首都。它或许没有维也纳和布拉格那样声名在外,却会一直用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姿态,等待你的到来,用她的淡然和美好,感染你的全部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