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永刚)“刷信用卡消费是信贷消费的一种,如果整个消费贷款是无罪的,那么信用卡也是无罪的。”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日前在北京替商业银行喊冤,“卡奴”的出现不是银行的罪。

招行是中国内地国际标准双币信用卡发卡量最大的银行。去年底,招行国际标准双币信用卡突破1000万张,占据超过中国内地双币信用卡1/3的市场份额,比位居第二的银行多了700万张。

现在有很多人贷款买房后,每月疲于还银行贷款,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成为房奴;同时拥有几张信用卡,受困于偿还信用卡本金和不断产生的高额利息的信用卡用户(“卡奴”)也正越来越多。

有银行界人士将我国目前出现的“卡奴”归为三类:因卡太多而管不过来的人;因刷卡消费带来经济压力的人;学生等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人。

“有人认为,卡奴的形成是银行嫌贫爱富之后的又一滔天罪行,银行是在引导青少年走向道德堕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唐志宏说。

唐志宏说,信用卡使个人摆脱了每天携带现金的不便;一时资金紧张时,还可以顺利消费。对整个社会来说,信用卡减少了央行印钞、运钞、清理钞票和销毁钞票带来的浪费;使社会适度负债,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

唐志宏说,1971年,中国政府曾自豪地宣布,中国既无外债,也无内债。后来终于认识到,适度负债对社会、个人尤其是企业来说是有好处的。而且,持卡人透支消费并不是向别人借钱,而是向自己的未来借钱。

“当然,举债不能过度。”唐志宏说,从经营风险的角度看,商业银行也不会鼓励持卡人过度举债。

唐志宏认为,卡奴是信用卡发展到一定数量时才会出现的,而中国人透支消费的习惯刚刚改变。“看看3年前,有多少人办理了信用卡?又有多少人贷款买房了?”他说,现在离产生大规模卡奴的社会背景还差很远,这时讨论卡奴为时尚早。

但中国信用卡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招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仲跻伟说,如果把美国的信用卡发卡量看作100%,那么中国的信用卡发卡量只有2%。中国的信用卡发卡量未来还有50倍的增长空间。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