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他的新作《我控诉》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一开始,围绕他个人的争议又一次盖过作品本身;然而随着《我控诉》的正式亮相,影片本身也逐渐吸引了大众的注意——这部似乎在影射波兰斯基自身遭遇的电影,是目前意大利媒体场刊的最高分(4.4星)。

那些传闻最终被证实都是假的,在现场,这位86岁的奥斯卡奖得主(凭借《钢琴家》获奖)既没有本人到场,也没有以其他方式出现,但关于他的话题在电影节的开幕日就像幽灵一样盘旋缠绕,始终不停。

由于他的过去,《我控诉》这部电影跻身颇有声望的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引起了不少争议,评委会主席,阿根廷女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表明自己并不想“祝贺”波兰斯基,他的入围令她感到“不舒服”。

关于导演的争议这么激烈,电影本身被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之下,不知道是否能如期在威尼斯亮相。最终,它还是如期上映了。首先举行了发布会,之后在开幕庆典上进行了首映式,现场观众在电影结束之后,起立鼓掌,足足有五分钟之久——这是很好的反响,但在威尼斯电影节中算不上罕见。

波兰斯基本人的一些言论更助长了围绕电影展开的争论,在一份电影宣传稿里出现了波兰斯基的访谈,他说

历史上发生在德雷福斯身上的冤案,某种程度上映照了他自己被定罪的这段经历。

“大部分来骚扰我的人都不认识我,对案子本身也一无所知,”当被问及他要如何“应对当今的新女权麦卡锡主义者”时,他这样回答。

“我的作品不是解药。不过我必须承认,电影里出现的那些迫害行为我都很熟悉,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换句话说,《我控诉》在表面上可能是一部历史剧情片,但对导演本人来说,这却是一部个人化的作品。当你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难忘掉这一点。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不管他的过去怎么样,波兰斯基都是一个技法娴熟的,有时候可以说是很优秀的导演。

这个场面非常聪明地展现出了德雷福斯正面对难以抵抗的压迫,他在抗议,说自己是清白的,但他的军章和纽扣还是被当着众人的面,用非常羞辱人的方式拽了下来。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波兰斯基把自己的经历跟德雷福斯相比较的行为难以接受——就像《综艺》杂志说的,德雷福斯是一个无辜的人,但波兰斯基是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且被当庭宣判的。《综艺》的影评人说这种类比是“下流的”。并且补充道,“波兰斯基说他跟德雷福斯的经历类似,还说罪名里指控的是‘我没做过的事’,这种言论就是骇人听闻的谎言。”

《我控诉》是一部背着很多负担的电影。它是一部好电影,很扎实,但看电影的时候,你很难不去想这位导演过去的经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