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中国摄协文化润疆项目成果“一枚勋章 一生荣耀”在2022沈阳国际在地影像艺术节——“和光同尘·高校摄影联展”单元展出,该单元由全国27所高校联合展览。

2022沈阳国际在地影像艺术节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辽宁省摄影家协会指导,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北京朗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辽宁省摄影艺术家协会承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一枚勋章 一生荣耀”共展出20位新疆特克斯县基层的先进模范肖像照,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优秀员基层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烈士家属等,让青年人能够通过影像近距离感受到他们的榜样力量和精神引领。

他们当中,有人40年如一日的无偿资助身边各族贫困学子175人;有人扎根在琼库什台警务室8年,成为了天山深处的守护者;有人恪守匠心,传承和发扬着民族文化;有人竭尽心力帮助村民发家致富。他们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小事做起,在平凡中孕育伟大。

2022沈阳国际在地影像艺术节策展人史春对“一枚勋章 一生荣耀”文化润疆成果表示认可并深受触动,他认为通过摄影家的镜头记录新疆基层模范的光荣形象,正是摄影的力量所在,摄影能够在经济、文化上助推新疆繁荣发展。

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彭文玲带队摄影人深入到自治区劳动模范达吾列提开勒得·阿力马洪家中拍摄肖像照

2022年7月,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指导下,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及网络部的摄影家们为60余位《玛纳斯》英雄史诗传人、特克斯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民族团结模范、优秀员、基层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退伍老兵、立功受奖军人、烈士家属等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拍摄肖像照。

“一枚勋章 一生荣耀”作为中国摄协文化润疆项目的志愿服务之一,旨在用专业的摄影向典型模范致敬,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疆故事,以摄影文化助力新疆乡村振兴。拍摄现场全程采用8k高清设备,并现场进行照片输出、装裱和赠送,用专业影像让基层先进模范们切实感受到“一枚勋章,一生荣耀”,也向他们致以最温暖的敬意与礼赞。

“感谢摄影家们用专业的影像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照片,使我倍感荣耀。作为一位基层民警,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参与本次拍摄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迪力夏提·奥克由感而发。

影像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视觉载体,在参与历史叙述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留下丰富生动的历史记忆,也是激励人们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是弥足珍贵、影响巨大、意义深刻的视觉档案。

“一枚勋章,一生荣耀”不止记录了这些平凡的基层奉献者最闪耀的一瞬,更是无数基层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是最为珍贵的影像文本,是用影像之力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具体实践。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学员王剑英观展时说到,“我觉得一枚勋章一生荣耀这个主题非常好,今天来看到我们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拍到这些劳模,真感觉到非常震撼,通过这个展览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光辉形象,甚至我们还可以学习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真正能够引领我们继续走下去、沉下去,把我们中华文明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挖掘出来。”

从事基层文化工作20余年,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赞同。参与各类演出600余场次,擅长唱歌,弾曲,阿肯弹唱,演小品,多次在州级阿肯弹唱活动中荣获佳绩,在阿肯弹唱,歌曲,铁尔麦方面培养了100多个的徒弟,在培养年轻文化能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加工作25年来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妇女的信赖和尊敬。她被村妇女群众热情地称为“我们的好领头人、好姐妹”。

通过自己的双手,用灵巧的针尖编织了一道道五彩的梦想,在创业就业的道路上奉献力量,勤劳致富,踏实肯干,带动了身边的妇女就业致富,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妇女就业思想,为乡村闲置妇女提供了就业渠道。

今年61岁的“玛纳斯”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夏尔根·敖吾开对习到新疆考察时观看《玛纳斯》说唱,心里尤为激动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玛纳斯》的信心。

阔克苏乡第一社区原马场退休职工、党员。从2017年起便主动发动带领附近乡亲们打造美丽家园、建设美丽家乡,将全部精力和时间用来栽花种树、巡河清渠、打扫街道卫生、义务为社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反映民情民意,是社区群众心里值得信赖和尊重的“老大姐”。

2007年3月,当兵复原后回乡创业的张桂彬被选派到库木吐别克村担任党支部书记,15年如一日,他靠坚定信念和铮铮誓言带领全村各族群众一门心思谋发展,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支书老张”。

40年如一日的无偿资助身边各族贫困学子175人,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及全部工资约100万元投入到关心下一代事业和慈善事业之中。

1995年,46岁的赵广书主动要求到牧区琼库什台开诊所,与哈萨克族医生一起服务山区牧民。他翻雪山、学骑马,往返在海拔4000多米的巡诊路上,这一待就是七年,只因为那里有生病的牧民需要他。多年的相处,牧民朋友们给赵医生起了个亲切的绰号“卡拉卡西多胡德尔”(黑眉毛医生)。

张世莉会说一口流利的尔语,因为她热心调解群众间矛盾纠纷,又热衷于草根宣讲,成为了当地的名人,她经常借助语言优势,向身边群众宣讲党的好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妇女走出家门创业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曾多次参与特克斯县的大型创建活动,为特克斯县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琼库什台村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喀拉峻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做出了不懈努力。现任特克斯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老干部宣讲团成员。2020年9月荣获伊犁州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1年6月荣获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2020年,阿布勒达汗萌生出想把自己的院子建成社区的党员联络点的想法,他便主动联系到村委会,这与霍斯库勒社区党委班子的想法不谋而合,并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特克斯县税务局驻霍斯库勒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工作队和社区出资出力将阿布勒达汗家的院子打造成了基层战斗堡垒、红色教育基地。

拜克赛力克·玉山是乔拉克铁热克镇桑拉克马术队教练 ,曾经多次在新疆各地马术比赛中获奖, 他把哈萨克族传统的姑娘追马术表演进行了改编,在奔跑的马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把民族元素融入马术表演当中。

迪力夏提·奥克是特克斯县公安局喀拉达拉派出所教导员,今年37岁。在琼库什台村工作8年来,他抓获流窜作案犯罪分子数十人,解救遇险游客115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60余起,帮助牧民找回牛羊4000多只,为牧民排忧解难上千件。从2016年至今 ,琼库什台辖区连续5年实现了“零发案”。

从17岁开始在父亲达瓦的指导下学会弹托布秀尔,20岁时已经会弹拖布秀尔的12种弹法及民间的小歌曲,收藏了部分关于托布秀尔的书籍和报刊、音频资料,2005年以来带过10名徒弟,经常带徒弟参加大型传统文艺活动,表演弹奏蒙古族托布秀尔乐器,为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从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天起,时刻就以一名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回馈社会,正是因为得到工作队的和队员的帮助才会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都是最基层的组织的代表,因此她也想加入这个先进的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和这些帮助自己的员们一样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长期驻守最偏远的牧业村,组建马背宣传队,常年带领马背宣传队深入包扎墩冬季草场,为牧民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并多方筹措资金,动员党员群众,修建5座牧道桥,解决畜牧转场难的问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天山脚下的红色卫士。

阿山·居拉提别克同志自2019年6月担任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喀英德库什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来,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期实现贫困户增收致富,多次走访动员牧民将闲置的房屋对外租赁给旅游开发公司,用于发展民宿及牧家乐。

始终坚持服务群众、保障平安为己任,他深化走访群众,情系辖区群众,用自己满腔热忱和高效服务真诚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有效夯实村警务工作基础的同时,主动构建了新时期警爱民、民拥警、警民一家亲的和谐警民关系。

2017年6月27日,特克斯县民警塔力哈提·阿孜木为救落水女子,被激流冲走,不幸牺牲,落水女子被成功解救。为挽救落水群众,塔力哈提舍生忘死,不畏牺牲,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民警察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时代壮歌!

积极帮助周边邻居一家发家致富。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自身捐款、等途径,为脱贫家庭热合木江·托仙一家借款十万余元帮助他们家做奶制品生意。为困难群体解难,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